回收电子元件库存的小技巧

我们收购电子元件库存,要注意的小细节有很多,产品的外包装盒,商品标签图,原盘编织带,产品的实物图片等等,每一个小细节都要经过专业的品质检验,才能判断是否可以再循环使用。如果不事先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就很可能遭遇仿冒品、产品氧化、非全新原装进口等问题。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质检工程师是如何检验货物的。电子器件最实用的检验方法(文章末尾有三个质检技术工程师检验经验体会哦)
质量检查技术工程师是如何检查电子元件外观的呢?(1)检查商品标签信息是否正确:一般商品标签上除了型号、数量、批号等信息之外,还会有一些环境卫生信息,MSL(湿度敏感等级)信息,安全认证信息,等等,可以通过官方网络或通过数据资料检查。假如不能直观地判断商品的标签信息,有通路的质检技术工程师,会找原厂或代理商查LOTNo等信息,看看是否有过该批次的物料;
(2)查看是否是重新编带:一般情况下,我们拿到货物是真空原装的,就不再需要拆开看编带,假如没有真空包装,我们会抽出编带查看边缘是否有重封痕迹,芯片方向是否排列不一致,针脚是否出现弯曲变形、编带是否有空位等。为什麽要检查编带?由于原料重新编带,有可能出现混料情况(编带中有原厂次品、散新、国产高仿等),更有可能出现:产品引脚弯曲、弯曲、氧化等问题。
产品丝印检验产品丝印上的数字、文字,通常能表示产品的型号、品牌、生产周期、生产地、环保标志等内容。质检员找了对应产品官方网,输入产品型号查询到该电子元器件对应年代的规格书,再根据与实物的对比判断丝印字体,上下位置是否一致,丝印格式是否正确,是否定位孔位置,封装尺寸是否符合规格书等,质检员同时观察产品表面是否有氧化、破损、表面是否磨损,脚部是否沾锡、划痕、翻新、接脚,缺少零件,模块是否留心脚是否松动等情况,进一步判断是否能被其他产品所吸收。
产品的实物检验——最后一次对真假进行外观检验之后,假若还担心货物存在问题,则必须进一步对产品进行实物检验,做更精确的判断。其实有很多种产品检测的方法,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是不正常的,要由外而内进行分析,一般的检测方法如下:1、电性测试(主要检查芯片是否有短路、断路,产品的电性参数是否符合数据参数);2、功能测试(主要检查芯片是否有短路、断路,产品的电性参数是否符合数据参数);3、X-RAY(主要检查芯片的电性参数是否符合数据参数);4、De-cap测试(主要检查产品内部晶元是否一致);
3、电子元器件质量检验工程师验货的经验体会1、首先我要先看型号,参考一下这个材料的包装及这个材料的市场流通情况,是通用料,还是这个材料偏好?对可回收物料进行初步判断后,再进行评估回收的风险;2、根据产品实际情况,将侧重点突出,例如,如果是BGA封装,QFP封装,这些封装比较复杂,引脚数目较多,造假的可能性较小,翻新或移植球较多,着重看下货是否有翻新的痕迹;3、如果是一些简单的封装物料,如SOIC-8封装,SOT-23封装,TO-220封装,市场上很多仿冒品,这类产品高仿冒品居多,这个时候要结合包装,实物去逐步分析,如果外观不能确定,或感觉很可疑,可进一步进行分析(做X-RAY,电性,机能和可靠性测试)。




水壶
餐具
锅具
刀具
雨伞
衣架
收纳用品
居家生活
灯具
茶具
床上用品
家居饰品
数据线
充电器
充电宝
耳机
鼠标
键盘
蓝牙音箱
电源适配器
车充
转换线
集线器
麦克风
电视
冰箱
空调
洗衣机
电风扇
微波炉
厨房电器
生活电器
衣服
裤子
皮带
饰品
鞋子
袜子
手提包
行李箱
内衣
钱包
帽子
眼镜
办公家具
打印机
放映机
IC芯片
电容
电阻
电感
二极管
三极管
传感器
单片机
存储器
驱动器
晶振
继电器
二手电脑
二手设备
二手手机
电子废料
布料
原材料
废旧电缆
废铜废铁
废纸塑料












需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