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的库存“难题”
如何处理库存积压,一直是服装企业需要面对的难题之一。一般来说,对于那些难以卖出的商品,服装企业往往会采取降价销售或退回生产厂商等方式来处理。
不过,无论是降价促销,还是最终退回生产厂商,都意味着原有商品价值的下降。对于服装上市公司来说,为了预防每年因为库存积压而带来的账面损失,公司会定期对库存商品进行减值测试,并相应地计提存货跌价准备来覆盖库存商品的减值损失。
不过,对于存货减值准备的计提,也将影响到公司的业绩情况。据不完全统计,在目前已公布2019年年报的服装上市公司中,就有10家服装上市公司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合计金额达亿元。
2008年之后,在“奥运热”的影响之下,李宁等国产运动鞋服公司快速扩张,但是高速的扩张导致了经销商库存积压、店铺效益下滑等种种问题。
为了解决库存积压问题,李宁推行了包括清理库存、合理化销售网络等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计提了大量的库存坏账,这直接导致公司的净利润在2012-2014这3年时间里出现了连续亏损的情况。
8年前库存危机会重现吗?
不少业内人士担忧,疫情影响之下,服装业或将重现2012年以李宁为代表的国产品牌所出现的库存积压的情况。
从多家券商观点来看, 尽管多数分析师仍认为疫情将给服装企业带来库存压力,但整体来看,此次库存问题后续处理及恢复的时间将较此前国产鞋服品牌库存危机时更短。
光大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李婕指出,虽然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初显成效,但国外疫情仍在加剧,因此对海外需求和纺服出口维持谨慎的态度。同时,对宏观经济增速的悲观预期可能导致市场消费意愿收缩,尤其是可选品类的消费,因此短期疫情对服装零售的压制作用仍将延续。
长城证券纺织服装行业分析师黄淑妍表示,预计随着国内防控力度趋于缓和,预期二季度品牌服装消费将有一定起色。不过考虑大部分服装上市公司都采取允许第一季度与第三季度产品换货,通过减少第三季度生产量的方式,减轻经销商及自身库存压力, 预计报表上的负面影响可持续到第三季度。
国盛证券则指出,疫情影响下,服装行业的终端流水下滑,客观上确实存在库存压力。但是,从对比的视角来看,本次库存问题形成的原因和企业零售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当下的库存问题好于2008年-2012年的库存危机。





水壶
餐具
锅具
刀具
雨伞
衣架
收纳用品
居家生活
灯具
茶具
床上用品
家居饰品
数据线
充电器
充电宝
耳机
鼠标
键盘
蓝牙音箱
电源适配器
车充
转换线
集线器
麦克风
电视
冰箱
空调
洗衣机
电风扇
微波炉
厨房电器
生活电器
衣服
裤子
皮带
饰品
鞋子
袜子
手提包
行李箱
内衣
钱包
帽子
眼镜
办公家具
打印机
放映机
IC芯片
电容
电阻
电感
二极管
三极管
传感器
单片机
存储器
驱动器
晶振
继电器
二手电脑
二手设备
二手手机
电子废料
布料
原材料
废旧电缆
废铜废铁
废纸塑料












需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