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有效回收电子垃圾

随著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电子垃圾也随之增多。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电器和电子产品报废高峰。根据统计,我国家用电器和电子产品的年报废量在5千万到8000万件之间,平均年增长率为20%,预计到“十二五”末,每年将超过1.6亿件。在我国,大多数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都会流向小型拆解车间,这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污染,而且造成了浪费。怎样才能有效地推进电子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回收利用,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
目前电子垃圾的回收系统已经出现了问题,流动小贩和小作坊的倒卖、拆解、熔炼等行为都给空气、水源和土壤带来了严重污染。为此,必须加大整治力度,使电子垃圾的循环利用更加科学、高效。
第一,坚决整治地下电子垃圾产品链。整顿和规范电子垃圾回收地下游击队,要避免多头管理造成部门之间职责不清、相互推诿等现象。以环保部门为牵头单位,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环境治理机制,注重引导和规范,制定实施细则,支持社区、企业、环保公益组织设立固定的环境治理站点。
第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由于电子垃圾回收成本高,对处理技术要求高,相关企业缺乏充足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大对电子垃圾处理企业的支持力度。当前,国家对绿色拆解企业的补贴难以弥补市场缺口,尤其是集中回收环节,政府鼓励和强制实施的做法是国际通行经验。
第三,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制定从源头上回收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控制电子垃圾的泛滥。电器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而正规回收企业屈指可数,处理能力远远跟不上报废速度,每年要承担数万吨的处理重负是困难的。所以从生产源头入手制定回收策略,要比末端补救要好得多,并能实现从生产到回收环节的有效整合。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后,生产者应在产品生命周期内承担环境责任,完成对废弃产品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工作。这样做不仅有助于促进废弃物品的回收利用,还能鼓励生产者使用更容易回收利用的材料。并且生产商对产品结构更加熟悉,更懂得进行科学的提炼,再利用。
第四,禁止电子垃圾进口。有些发达国家对垃圾处理的要求十分严格,而且成本也相对较高,因此,大量电子垃圾被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处理,对当地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1990年我国签署《巴塞尔公约》,在一定程度上对遏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起到了积极作用。因此,要严厉打击电子垃圾走私,坚决遏制电子垃圾进口。
第五,建立规章制度,加强监督。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法规,完善对电子垃圾的监管内容,并要求从电子工业的生产设计开始就考虑环保回收问题。另外,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群众充分认识到电子垃圾造成的巨大危害,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杜绝随意丢弃小电器如手机、移动电源、电池等的习惯,减少电子垃圾泛滥的现象。




水壶
餐具
锅具
刀具
雨伞
衣架
收纳用品
居家生活
灯具
茶具
床上用品
家居饰品
数据线
充电器
充电宝
耳机
鼠标
键盘
蓝牙音箱
电源适配器
车充
转换线
集线器
麦克风
电视
冰箱
空调
洗衣机
电风扇
微波炉
厨房电器
生活电器
衣服
裤子
皮带
饰品
鞋子
袜子
手提包
行李箱
内衣
钱包
帽子
眼镜
办公家具
打印机
放映机
IC芯片
电容
电阻
电感
二极管
三极管
传感器
单片机
存储器
驱动器
晶振
继电器
二手电脑
二手设备
二手手机
电子废料
布料
原材料
废旧电缆
废铜废铁
废纸塑料














需求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