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垃圾回收产业需完善制度

目前,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如何有效地回收和处理大量的废旧电子产品,避免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已成为当务之急。
但是,全球电子垃圾的回收和处理在地区间表现出明显的不公平。举例来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废料产出国,每年可处理710万吨电子废料,但只有12%的电子废料在其国家完成处理。
还有数据显示,每年有将近2800万吨的电子垃圾流入中国,占到了全球总量的70%。
发达世界是电子废物的主要输出地,但对电子废物的处置却不负相应责任,电子废物大量流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据北京工业大学能源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兆华教授介绍,一些不发达的西非国家和南美国家也正在成为新的电子垃圾“倾倒地”。
家庭状况也不容乐观。现在,中国每年有六百万吨的电子废物在世界上排在美国之后,位居第二。但是我国电子废物专业回收处理起步较晚,大量的电子废物被非法拆解、处置,并形成了包回收、运输、分类、拆解、加工提炼多环节、辐射全国的灰色产业链。
以北京为例,它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超过15万吨,从事回收处理的个体商贩超过300,000人,并且在北京近郊建立了许多电子垃圾储存、买卖和处理的灰色集散地。
王兆华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回收利用环节监管力度不够,政府多部门管理,责任界定不清,财政补贴集中在最后处理环节,缺乏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电子废弃物专业处置市场缺乏有效竞争,缺乏长效的评估与退出机制。
王兆华等人近期执笔完成了《我国电子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的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子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未来电子废弃物总量还将继续增加,但结构将更加多元化,移动电话、平板电脑等将迅速发展。同时,随着监管制度的完善,电子垃圾进口比例将会逐渐下降。
另外,基于因特网、移动终端和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型智能回收方式的逐渐出现,对传统的街头回收方式的冲击,也将使中国回收市场进一步分化。
基于以上研究,王兆华认为,应充分发挥市场和消费者的选择作用,简化行政管理体制,重视对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监管与规范。
理顺电子废物产生、处置和回收各个环节的政府职能,简化行政审批程序,避免职能重复设置和多头管理,真正发挥政府监管作用。“电子电器产品的生产者、消费者、回收处置商的责任和义务,应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并逐步建立起以生产者责任为主体,消费者广泛参与,回收处置商依法处置的电子电器产品的制度体系,”他说。
王兆华同时呼吁,电子废物回收企业和处置企业应完善资质制度,完善资质标准与体系。在电子废物回收环节和二手市场逐步建立立法,加强回收环节的监管。特别是消费者要逐步树立电子废弃物回收的责任感,鼓励消费者选择正规的电子废弃物回收渠道,可以尝试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对主动将电子废弃物送到正规回收点的行为给予奖励。




水壶
餐具
锅具
刀具
雨伞
衣架
收纳用品
居家生活
灯具
茶具
床上用品
家居饰品
数据线
充电器
充电宝
耳机
鼠标
键盘
蓝牙音箱
电源适配器
车充
转换线
集线器
麦克风
电视
冰箱
空调
洗衣机
电风扇
微波炉
厨房电器
生活电器
衣服
裤子
皮带
饰品
鞋子
袜子
手提包
行李箱
内衣
钱包
帽子
眼镜
办公家具
打印机
放映机
IC芯片
电容
电阻
电感
二极管
三极管
传感器
单片机
存储器
驱动器
晶振
继电器
二手电脑
二手设备
二手手机
电子废料
布料
原材料
废旧电缆
废铜废铁
废纸塑料












需求发布